據中共平頂山市石龍區(qū)委宣傳部官方微博消息,2015年9月18日早6:30左右,河南中鴻煤化公司發(fā)生合成氨泄露,造成廠區(qū)附近部分村民出現中毒癥狀。目前,20名中毒癥狀人員已經全部送往附近醫(yī)院進行搶救,癥狀嚴重者5人,均無生命危險。
據記者采訪村民,早上約6點左右,在屋內聽到‘嘩嘩’的聲音,還以為是下雨呢!”隨后,樊松林的老伴“就趕快起身準備去收院里晾曬的糧食,結果剛打開院門,便看到滿院的白色煙霧。”因未來及躲避,又突然吸入大量煙霧,沒多久她便出現胸悶情況,呼吸變得困難,隨即被村民抬上路邊趕來的救護車上,送往寶豐縣第一人民醫(yī)院救治。有部門農戶養(yǎng)殖的動植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。
官方通報稱,中鴻煤化公司9.18氨氣泄露情況基本查明,6:30左右河南中鴻煤化公司化工廠區(qū)合成氨塔輸送管道爆裂,泄露時間15分鐘,氨泄露量300公斤左右,并及時被廠方成功控制住。9:20據平頂山市環(huán)境檢測中心對周邊環(huán)境檢測,空氣中未檢驗出氨氣含量。
液氨是一種無色液體,是氨氣在相等的壓力作用下,液化而成的。液氨泄露后,由液相變成氣相,體積迅速擴大,并隨風漂移,易形成大面積的染毒區(qū),同時因為其 高揮發(fā)性特點,也就是常溫下會變成氣態(tài),而這一過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熱,是周圍溫度急速降低,對人體極易造成凍傷,當其在空氣中的濃度達 15.7-27.4%時,遇明火極易發(fā)生爆炸,氨氣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0.2%時,對人體的眼睛、呼吸器官和皮膚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,可引起嚴重的咳 嗽、支氣管痙攣、急性肺水腫,當其濃度達到3.7-7%時,在極短的時間內可致人死亡,易溶于水、乙醇、乙醚等,其水溶液呈堿性,對人體具有腐蝕作用。
預防氨氣泄露
1、選用合格設備,消除事故隱患。這是防止氨氣泄漏的前提。
2、嚴禁過量充裝,防止發(fā)生爆炸。
3、做到合理儲存,確保目標安全。由于氨具有危險性,生產使用單位對儲運氨的工作要特別警惕,應將它放在陰涼、通風的庫棚內,且要遠離火種、熱源,防止陽光直射。在儲存時應與氧、氟、氯、溴、碘及酸類物質分開存放,瓶裝液氨在搬運過程中要輕拿輕放,防止鋼瓶及瓶閥受損。
4、強化檢修保養(yǎng)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經營單位要定期對生產、儲存、運輸液氨的設備進行耐壓強度和氣密性實驗可用加拿大BW氣體檢測儀GAXT-A或者霍尼韋爾XP氨氣檢測儀定期檢測,可一定要做好日常檢修、維護保養(yǎng)工作,發(fā)現問題,及時進行處置,以防發(fā)生意外。
氨氣泄露處置措施:
1、當接到氨氣泄露報警后,加強第一出動,科學調集搶險力量。液氨泄漏是緊急事故,要做到首批出動的部隊數量多、裝備精、力量強,同時現場指揮員應立即報告政府,啟動應急救援預案,必須調集醫(yī)院、供氣、市政、交通、電力、環(huán)保等有關部門前往救援。
2、搞好氨氣泄露險情偵察,正確下達作戰(zhàn)命令。到達泄漏現場以后,首要任務是搞好偵察。了解泄漏氣體擴散的范圍及方向,在確信泄漏區(qū)域的電源已經斷開,火源已經消除后,方可實施內部偵察或下達戰(zhàn)斗命令,以確保消防人員的安全。
3、設置警戒區(qū)域,疏散被圍困人員。到達現場后,根據現場氨氣泄漏和人員被困情況,在事故現場和周圍劃出警戒線、布置崗哨,禁止非搶險人員和車輛入內,要組織專門的力量迅速疏散被困人員。
4、及時關閥堵漏,控制氨氣泄露污染源。在各項準備工作就緒之后,內攻人員和單位技術人員一定要穿著防化服,配戴碳纖式空氣呼吸器,在開花或噴霧射流的掩護下,及時運用特制的設備進行堵漏,或者關閉向管道、槽車、罐體供料的閥門,切不可盲目闖入。